导语
2024年7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深入分析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谋划了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部署。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全会精神学习贯彻,组织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学习领悟全会精神,确保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在校园内落地生根。
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学校迈上更高质量的发展阶段,9月6日,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李子存校长以“贯彻落实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向全校领导及教职工开展了一场深入浅出的专题报告。
李校长从解读学校“1510”发展计划出发,详细阐述了资环学院在教育教学理念革新、硬件环境投入、师资队伍建设、文化软实力提升方面的宏伟规划。而后,他深入解读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教育领域的最新要求,强调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随后,李校长明确指出,学校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锚定“新双高”建设目标,狠抓内涵式发展,以提升教育质量为核心,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要深入理解“新双高”建设的内涵;二是要以“新双高”建设的目标为导向;三是坚持“新双高”建设的主要原则;四是把握“新双高”建设的宏观布局;五是理清“新双高”建设的改革任务;六是建立“新双高”建设指标框架;七是明确“新双高”遴选办法;八是弄懂“新双高”与“双高”的区别。
李校长强调,学校各级要对标“新双高”建设标准,理清工作任务。
彰显学校特色 打造校园文化
李校长指出,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是一所学校走向正规、走向未来的基础,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增强学校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资环学院的校园文化从狭义上讲,主要由文化标识、文化体系、一训三风及校歌LOGO、物质载体、文化载体五个部分组成,总体上可归纳为“红魂绿梦、资环四韵、校园八景”。要做好校园文化建设,我们需要努力做好以下五点:一是打造文化标识,进一步强化“红魂绿梦育人、五大理念强校”文化育人特色;二是完善文化体系,坚持“三全”、注重“五育”、体现“三味”;三是明确学校“一训三风”和校歌、学校LOGO;四是建立物资载体,结合校园人文地理环境,打造“校园八景”;五是完善活动载体,建立健全以“靓丽资环、活力资环、书香资环、文化资环”为主要内容的“资环四韵”。
提升关键能力 推动“五金”建设
李校长指出,一所高职院校办得好不好,首先要看他的关键办学能力强不强。关键办学能力是学校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是学校在激烈的教育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保证,学校要围绕提升关键能力,进一步加强“五金”建设。一要着眼“金专”,建设在西南地区特色鲜明的先进专业。二要聚焦“金课”,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精品课程。三要打造“金教材”,编写双元开发、形态多样的优质核心教材。四要培育“金师”,培养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五要建设“金基地”,打造场景真实、开放融合的实训基地。
瞄准新“双高” 培养标志性成果
李校长强调,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是对《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意见》提出的一体、两翼、五重点建设任务的高度提炼,是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工作重点。他指出,标志性成果是指高水平、高质量、具有高显示度和高影响力的成果,学校要多方用力,努力争取。一是要创新学校制度,优化孕育成果的“土壤”。二是要集成创新,从专业交叉、教育教学融合等角度,培育成果“苗子”。三是要强化科研学术引领,把科研项目产生的成果转化为新的标志性成果。
最后,李校长用家乡渔民出海打鱼前,并不知道鱼在哪,但还是会每天出海的故事激励大家,“选择了才会有机会,相信了才会有可能”。他希望全校教职工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新双高”建设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创新,为学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李校长的精彩授课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全体教职员工,大家纷纷表示,将积极投身于学校的高质量发展事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通过本次培训,全体师生将凝聚成强大的合力,共同为学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建设目标而努力奋斗,为创造更加美好的资环校园而不懈努力!
|来源|融媒体中心
丨编辑丨曹铸鹂
丨一审一校丨苏 丹
丨二审二校丨孟宪辉
丨三审三校丨沈 亮
欢迎拨打招生咨询热线023-43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