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简介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是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一所资源环境专业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学校。学校是重庆市工程师协会副会长单位、重庆环境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会单位、重庆职教协会常务理事单位、重庆市高教学会财经分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位于中国石刻之乡、西部五金之都的重庆市大足区,现有占地面积约438亩,规划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目前总投入约6.2亿元,已建成校舍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在校生突破1万人;拥有包括教学楼、实验实训楼、图书馆、足球场、篮球场、学生公寓、食堂、超市等完善的现代化教学、运动、生活基础配套设施。学校二期规划建设现已全面展开,至2025年,学校还将新建学生公寓、实训楼、室内体育馆、培训楼等基础设施约7.3万平方米。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正在创建重庆市园林式单位。 

学校领导班子主要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教授构成,具有专家治校,教授治学的优势。拥有以博士教授为专业带头人,硕士研究生为骨干教师的专业建设团队;拥有理论基础扎实、技术技能精湛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其中副高以上职称超25%;聘请企业行家能手担任双师型教师,聘请环保领域著名专家学者和行业一线工程技术人员为兼职客座教授。

学校先后荣获重庆市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特等奖、全国企业竞争模拟大赛国赛二、三等奖各一项、未来设计师·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重庆赛区二等奖、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重庆赛区二等奖、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重庆赛区二等奖3项、2024一带一路暨金砖国家技能发展与技术创新大赛三等奖、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重庆市大学生相关专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学校“三下乡”大学生志愿者实践团被重庆市委宣传部等八部门联合评为“优秀团队”,“护苗计划”项目被评为重庆市高校“成长潜力团学工作品牌”,维护高校政治安全和校园稳定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学校现设有生态环境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慧交通与智能制造学院、管理与健康学院、教育与体育学院、通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按照环境保护全过程管理的理念,重点建设从环境保护源头清洁生产到中间循环经济再到末端工程治理及其延伸专业全覆盖的专业群;目前开设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技术、环境管理与评价、生态环境修复技术、绿色低碳技术、智能环保装备技术、职业健康安全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市政工程技术、智能机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汽车电子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药品经营与管理、道路养护与管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数字媒体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与会计、环境艺术设计、音乐表演、学前教育、休闲体育、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社区康复等31个专业。  

学校高度重视政校企合作,重视实训基地建设,已与政府部门、100多家企业、30多家幼儿园签订了政校合作、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协议。双方在专业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课程建设、实习就业、师资培训、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并覆盖所有专业。

学校与上汽大众联合建立“智能制造产业学院”是国家工信部“工业和信息化重点领域产业人才基地”,共建国家教育部“第二期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与北京高能时代环境公司、国家电投集团两江远达节能环保有限公司、重庆市九升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立信(重庆)市场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吉利汽车集团、浙江同创设计公司、重庆金土地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和重庆纳川工程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签订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协议;实行“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制定人才标准、共同进行人员选拔、共同开展课程教学、共同进行质量评价”等“五同”运作模式,广泛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深入促进产教融合、科教融合、协同育人。

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阅山阅水、明事明理”为校训,加强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走产教融合、政校企园合作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行工学结合、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培养,积极为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以建成资源环境专业特色鲜明,有较高知名度和一定影响力的高等职业学院为目标,力争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而不懈奋斗!

>>在线交流
移动端二维码

移动端站点

招生热线

023-43793190

023-43793191

欢迎拨打招生咨询热线023-43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