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关注

上游新闻 | 职教学会宣传季34丨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校长李子存:打造“文化+生态绿”育人新模式

更新时间:2024-08-15 18:07        来源: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     【字体:    

111.png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校长李子存(右一)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位于中国石刻之乡、西部五金之都的重庆市大足区,2015年开始创办招生,历经近10年的飞速发展,如今已经建设成为生态环境宜人的特色高校。近年来,学校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建校底色,根据办学定位和学科专业特点,凝练了以“五大理念强校、红魂绿梦育人”为主要内容的核心文化。

近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2024重庆市职业教育学会职教宣传季”演播室公益访谈活动正式启动。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校长李子存做客演播室,分享学校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为全市职业院校提供有益借鉴。

主持人:作为一所年轻的高校,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的校园文化是什么呢?

李子存:“五大理念强校、红魂绿梦育人”是我们学校校园文化的标识。

“五大理念”指的是特色鲜明的发展理念、集约集优的建设理念、和谐共济的生态理念、激励激发的教育理念、全员共治的治理理念,这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红魂绿梦”指的是“党建红”和“生态绿”,红色铸魂,绿色育人。其中,“红色铸魂”体现的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在这个方面,我们开展了系列活动,比如将重庆及大足地区的“红色文化”吸纳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思政课建设,在周边的烈士陵园、纪念场馆建立了4个教育基地,开设“行走的思政课”,持续强化学生思想品德的培育。近两年,学校十多篇与“红色文化”研究相关的学术文章获市级以上奖励。同时,我们是以资源环境命名的学校,也是西部地区开设生态环境类专业最齐全的高校之一,“绿色育人”就是指针对办学定位与专业优势特色提炼出来的育人文化,核心是每一个人都要具有绿色环保理念,都要有绿色环保的行为方式和行为习惯,自觉把绿色生态文化融入血液,从而擦亮学校环保底色,打造靓丽的环保名片。


主持人: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学校还有哪些特点和具体做法?

李子存:学校以“红魂绿梦”核心文化为牵引,建立了坚持“三全”、注重“五育”、体现“三味”的校园文化体系。“三全”即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五育”即德、智、体、美、劳共育,“三味”是指校园文化要有职业教育的味道、生态文明的味道、区域文化的味道。

我重点介绍一下“三味”文化的建设情况。一是职业教育的味道,指坚持学校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围绕技术技能培育,在校园内营造职业教育育人环境。比如我们学校的校训是“手脑并用、创造未来”,其中“手脑并用”就是职业教育的理念。我们还践行“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等职教观点,进一步强化师生的认知认同。同时,学校还注重职业教育育人特点,强化政企、校企合作育人,相关做法被《法治日报》《中国教育新闻网》报道。

二是生态文明的味道,紧盯生态环保这一特色,着力将绿色理念融入学校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努力营造浓厚的绿色文化氛围。比如在教学方面,我们开发了生态环境校本教材,并作为全校学生的通识课程;在建设方面,建造人工湿地,创造润物无声的育人氛围;在行动方面,开展靓丽资环系列活动,教育学生从讲卫生开始,倡导节水、节电,实施垃圾分类,提倡环保生活习惯,组织参加濑溪河流域综合治理。

三是区域文化的味道,大足是石刻之乡、五金之乡、荷花之乡,被誉为“海棠香国”,石刻、五金、海棠、荷花是大足文化名片。我们将这些区域文化重要元素进行提炼,形成了资环学院“红魂绿梦”校园八景,目前校园八景正在逐步建设中,分别是:源头活水、红雨润物;映日荷花、海棠依旧;双塔佑校、悠游六艺;匠心授业,天道行健。


主持人:今后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有哪些打算?

李子存:未来,我们将紧贴区域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产业布局,继续深耕“红魂绿梦”特色文化育人理念,并以此为牵引,不断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切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应有力量,交出满意答卷。


主持人:“红魂绿梦”育人文化确实是一个非常有创意和深度的文化理念,在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样的文化育人理念无疑具有很强的时代意义和社会价值。期待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在未来能够取得更大的发展成就,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环保人才。

转自|上游新闻

原文链接:职教学会宣传季34丨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校长李子存:打造“文化+生态绿”育人新模式


>>在线交流
移动端二维码

移动端站点

招生热线

023-43793190

023-43793191

欢迎拨打招生咨询热线023-43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