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必须引导广大教师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陶冶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涵养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秉持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自觉践行教师群体共同价值追求。
重庆资源与环境保护职业学院广大教师将积极秉承这一精神,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教育理念,努力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今天,我们将带您走进学校优秀教职员工群里,听听他们“坚定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的学习感受。
管理与健康学院 唐红英
被表彰为“2023-2024学年先进教育工作者” 在今年第40个教师节表彰大会上,接过“优秀教育工作者”的证书,看着 “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宣传语,作为一名躬耕教育一线多年的老师,心中感慨万千,愈发感觉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肩上所负的殷殷嘱托。用“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的挚爱,书写“人间尽芳菲,桃李满天下”的豪迈。像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的张桂梅老师那样,把对教育的挚爱,对学生的关爱,落实到每一年每一天每一个细节上,让学生在爱的滋养中“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发展中心 孟宪辉 被表彰为“2023-2024学年先进教育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家要有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使者,教师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却是永恒主题。勤修仁爱之心,是教师站稳三尺讲台、躬耕教育事业、培养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作为资环学院的教师,我们要坚持用真情、真心、真诚感化人培育人,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到爱教育、爱事业、爱学生,关注他们的成长需求,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到因材施教,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潜能,以高尚的师德、精湛的业务、无私的奉献,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人事处 王琴香 被表彰为“2023-2024学年先进教育工作者” 我们时常说,教育是有温度的,是爱的事业,作为一名职业院校的教师,我深刻的感受到教育的温度来自我们每一位教师,我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热爱学生、关注学生、包容学生,才能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良善、互动、信任、尊重的关系。心中有学生,处处是课堂,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仅要启智,更要润心。未来,我将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努力在孩子们的成长成才之路上绽放米粒之光。 保卫处 王珂 被表彰为“2023-2024学年先进教育工作者” 作为高校安全工作者,我深感"勤修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对于我们的工作同样具有深远意义。这不仅是对专业知识的不断追求,更是对安全教育方法的持续探索。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我对学生生命安全的高度负责,时刻将他们的安危放在心上。在日常工作中,我事无巨细,面面俱到,安排好部门工作人员,全面开展工作。工作中我不断探索新方法,将安全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安全技能,让安全意识常驻广大学生心中。这种精神,将激励我不断前行,为守护校园安全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学生处 袁兵 被表彰为“2023-2024学年先进教育工作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一门‘仁而爱人’的事业,爱是教育的灵魂,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学工人,我将始终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学生管理工作的重心。秉承“讲奉献、有温度、有责任”的工作理念,时刻围绕学生、关爱学生、服务学生开展工作,真正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同时,我将常怀律己之心,把师德师风作为立身标准,将育人与管理有机结合,以自身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努力将青年学子培养成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教育与体育学院 唐茂杰 被表彰为“2023-2024学年先进教育工作者” 作为一名教育者,我们肩负着培养和教育未来一代的重要责任。我们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包括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贡献。我们应当甘于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参与到教育改革和社区服务中去,为教育事业注入更多的力量和活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使命,影响更多的学生,推动社会的进步。 生态环境学院 罗丹 被表彰为“2023-2024学年竞赛优秀指导教师” 正所谓,要成人师,必为仁师。教师的教育风格可以各有千秋,但爱却是永恒主题。只有以真情、真心、真诚地感人、化人、树人,坚持爱教育、爱事业、爱学生,不断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以仁凝心、用爱聚力,才能激发起新时代教育事业的磅礴伟力。 丨一审一校丨苏 丹 丨二审二校丨孟宪辉 丨三审三校丨沈 亮
欢迎拨打招生咨询热线023-4379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