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11月26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智慧教室216举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会活动。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郜发磊,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王琴香,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孟宪辉出席备课会,全体思政课教师参加。备课会由马克思主义学院直属党支部书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室副主任秦专松主持。
会上,聂文悦老师首先作了题为《解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的示范授课,她聚焦教材重点章节,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系统性融入教学过程中,提升了课程教学的理论性、教育性、高阶性,为大家作了备课示范分享。
随后,思政课教师分别结合各门思政课教学实际,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意义、方法、路径等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享,力求让理论知识更加生动鲜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深刻领悟全会精神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孟宪辉在备课会上指出,学习好、宣传好、讲授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思政课教师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的内在要求。随后,孟宪辉院长就如何更好地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学校思政课,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重大意义。二要深入学习研究,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核心要素。三要创新教学方法,探索推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的有效途径。
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郜发磊在会上指出:思政课要旗帜鲜明把握正确方向,在体系化、学理化上下功夫,注重方法论的传授,从知识、能力、价值方面明确思政教育的目标。思政课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所思所想,打造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指导意义的思政课堂,坚持因材施教,结合学生专业学习、社会实践与自身发展答疑解惑,培养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从听到理、从理到悟”,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为民族复兴贡献“重大”力量。
此次集体备课会的召开,有助于思政课教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论断,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阐释和研究工作,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推动思政课建设高质量发展。
图文:秦专松
丨一审一校丨苏丹
丨二审二校丨孟宪辉
丨三审三校丨沈亮
欢迎拨打招生咨询热线023-4379193